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业务领域
光伏电站
风力发电
储能系统
新材料
合作模式
工程总承包EPC
投资建设运营BOO
投资运营转让BOT
运营维护O&M
合同能源管理EMC
招标公告
联系我们
标题
摘要
内容
协作 共赢
资源整合 互惠互利 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专注品质与服务 决胜制高点 细节决定成败
Runoff commanding heights Detail decides success or failure
The commanding heights of
the details determine success or failure
装机量激增 储能商用仍遇多重难题
来源:
https://chuneng.bjx.com.cn/news/20210512/1151998.shtml
|
作者:
乐容艾能
|
发布时间:
2021-05-13
|
983
次浏览
|
分享到:
据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7省份下发配储要求、12省份将“光伏+储能”写入“十四五”规划。有专家提出,现在风光储模式促进了储能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但是现阶段,绝大多数的新建风光发电侧项目属于强配储能,缺乏合理的商业模式和价格传导机制,或引发无序竞争。
据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7省份下发配储要求、12省份将“光伏+储能”写入“十四五”规划。有专家提出,现在风光储模式促进了储能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但是现阶段,绝大多数的新建风光发电侧项目属于强配储能,缺乏合理的商业模式和价格传导机制,或引发无序竞争。
“能算清楚经济账”
现阶段,储能并不是唯一的新能源辅助项目,为追求经济性,企业极有可能采用火电调峰,且新能源企业并不是储能电站建设唯一的受益主体,权责并不对等。
此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提出,2021年新能源的指导价统需筹考虑2020年各地燃煤发电基准价和市场交易平均价分省确定,但基本每个省份的指导电价都低于标杆火电电价。
有专家提出,我国储能行业的从业者大多是中小型企业,没有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同时,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补偿机制同样欠缺,比如设备厂商为取得订单基本上是进行垫资建设。配储就意味着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征求意见稿》的发布,让部分业内人士担忧,会否减少资本对储能的投资?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认为,储能企业并不需要存在这样的担心。“强配储能会明显拉动储能新增装机量,不加储能就拿不到并网资格,有实力的新能源企业能够算清楚经济账,主动选择配置储能。”
一位储能专家认为,“对于新能源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将配储成本传导出去,增加自身收益。”
不过,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认为,现阶段第三方产业资本很难直接面对储能,储能机组的快速增长与过分强调经济性,并无助于储能产业的健康发展,反而可能会引发“劣币驱逐良币”。
对新能源发电企业来说,电站投资成本已经固定,一旦上网电价下调,企业利润空间存在下降风险。
彭澎告诉记者,从现阶段来看,整体指导价格的下调手段是“非常温和的”。对比火电电价,也只是下调了几厘钱而已,企业关注的重点并不是指导价的下调,而是如何选择竞价模式。“现在各省有更细致的价格制定,因为政策上的收益细则并不明确,企业也十分清楚基本上拿不到指导价,会将关注重点放在保障小时数带来的收益上。”
上述储能行业专家表示,新能源企业早已在补贴退坡的态势下做好了迎接平价的心理准备。他认为,对于新能源企业而言,企业有能力按照《征求意见稿》标准来执行。“不过每个地方也要看相对应的资源禀赋,来进行成本控制。”
多重难题横陈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查看全文 »
上一篇:
南网新型电力系统行动......
下一篇:
国内首次开展基于“虚......